2024-10-21 水产养殖资讯 0
乌贼,俗称“墨鱼”,原本是天生天养的海洋生物,他却通过科技创新,将其应用于人工养殖,一举打破了多年的乌贼季节性供应困局。 乌贼,俗称“墨鱼”,原本是天生天养的海洋生物,他却通过科技创新,将其应用于人工养殖,一举打破了多年的乌贼季节性供应困局。 自古以来,乌贼生于长于深海,他却通过科技攻关,将乌贼在鱼塘成功养殖,甚至与海参、藻类混养;他就是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、博士——陈道海教授。陈教授多年来带领科研团队致力于人工养殖乌贼研究,为湛江引进了新兴的水产养殖业种类,丰富了水产养殖结构,令更多的养殖户增收。如今,师生们都趣称他为“贼王”。 贼,肉质洁白,清新爽口,高蛋白低脂肪,营养丰富,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海鲜;同时乌贼还是水族馆的贵客,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;此外乌贼的药用价值还很高,自古以来,它的骨骼、墨汁都被用做除湿止血消肿的良药。它视力很好,号称“海中火箭”,能够非常迅速地捕食和躲避敌害。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,依靠着这些强有力的生存技能,乌贼成为大海里最古老、种群数量最大的物种之一。 最初,陈道海的科研大多在实验室里进行,尽量模拟乌贼的深海生活环境,人为调控光照水温水深等,但小乌贼的成活率总是不够理想。 某天,陈道海在书中看到一段介绍乌贼习性文字:虽然乌贼一生大多生活在深海,但成年乌贼会在每年四五月间洄游到近岸浅海区交配和产卵,小乌贼就在近岸浅海区出生。陈道海猛地一拍大腿:“我何不试着到海边废弃的虾塘去养养小乌贼?虾塘跟大海相连,跟小乌贼的出生环境相近。” 说干就干。陈道海马上跑到乡下联系养殖户。在一个水产养殖户的帮助下,他们把小乌贼转移到了海边的虾塘里。实验证明,虾塘里的饵料更丰富,小乌贼成活率有了提高,生长速度也加快了。同时,对于自小就生活在虾塘里、听惯了雷声的乌贼来说,怕光、打雷的问题也解决了。 陈道海与团队成员狂喜:“人工孵化虎斑乌贼小规模育苗取得了成功。”然而,科研成果是有了,但如何在养殖户中推广开来呢?这又“考”起了陈道海团队。 由于在科技服务与推广方面贡献突出,2011年,陈道海作为湛江市唯一推荐候选人参加了广东省首届“金博奖”社会发展之科普突出贡献博士评选并获奖。 另外,陈道海虎斑乌贼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的成功,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2013年9月3日,中央电视台《科技苑》栏目以“深海的乌贼养进虾塘了”为题,报道了陈道海团队的科研故事。整个节目时间长达30分钟。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,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。陈道海教授率领他的科技团队,以坚毅不屈的精神勇攀人工养殖乌贼科技高峰,为湛江开创了乌贼养殖新时代,为海洋经济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!
上一篇:阿拉巴马州渔民喜迎红鲷鱼延长季
下一篇:霞浦县开展大黄鱼抽样检测工作